|
概述調節閥的發展歷史和現狀
|
調節閥的產品歷史可以追溯到最早的自力式調節閥,其最原始的結構是一種帶重錘的球形閥,利用重錘平衡閥芯所受到的流體作用來進行調節。這種調節閥后來演變成利用閥后的壓力進行調節的自力式調節閥。 在30年代,產品的類型已經很多,閥體形狀為球形的球形閥成為代表性產品,40年代之后,角形閥、蝶閥、隔膜閥和球閥都相繼出現,先后在市場上占據主導地位,各種產品已經比較齊全。60年代后出現的套筒閥很快受到重視并成為球形閥的主流產品。70年代出現的新產品是凸輪撓曲閥,它容量大,流路簡單,不平衡力小,這些優點使它成為角行程閥門的佼佼者。在這個時期,各種各樣的閥門已更為完善而且形成系列。與此氣同時,側裝增力式調節閥(也稱為ΣF型閥門)研制成功,由于其結構獨特,安裝高度小,能夠增力,因此受到許多工廠和用戶的歡迎。從80年代開始,人們又先后制造了各種輕型(或稱為精小型)調節閥,它的主要特點是在氣動執行機構中,用多根彈簧代替原來的一根大彈簧,這樣,氣動執行機構就可以新的面貌出現,它使調節閥小型化,高容量化,這種執行機構有可能取代老式笨重的執行機構。進入90年代,由于智能式閥門的出現,為調節閥的發展翻開新的一頁。 我國的氣動調節閥生產行業起步較晚,有關工廠和部門自行設計和生產的直通單座調節閥、雙座調節閥、三通調節閥、高壓調節閥、蝶閥、長行程執行機構和閥門定位器等傳統主品至今仍在使用。我國氣動調節閥的飛躍是從80年代開始,許多工廠先后引進國外的先進技術,在提高原有產品的性能,進一步標準化和系列化的基 礎上,先后研制了側裝式氣動調節閥和輕型調節閥等新產品。 我國的電動調節閥起步也較晚,50年代中期主要是仿制蘇聯的產品,制造有觸點的電動執行機構。60年代才開始研制無觸點的電動執行機構,經過20多年的發展,目前已經有許多廠家專門生產電動調節閥,生產各種無觸點的DKZ型直行程電動執行機構和DKJ型角行程電動執行機構。在最近20年,主要開發了一些新的產品,例如DDZ-Ⅱ型和DDZ-Ⅲ型電動執行機構。但是這些產品已經到了更新換代的時候,它們存在著明顯的缺點,如死區大,工作溫度范圍窄(-10~+55℃),力矩保護和性能保護差,絕緣等級不高。因此,目前國內各廠家都致力于產品的革新,研制新型的電動執行機構,如: ① 大功率(大于6000N.m)和小功率(小于100N.m)電動執行機構大功率執行機構可以用于大型電站和動力廠、冶金廠、它以三相電源為動力,與三相伺服放大器、三相控制器和三相操作器配套使用,可以實現無擾動切換、事故報 警和連續保護。小功率電動執行機構則用于小型控制系統。 ② 多轉式電動執行機構 這種執行機構輸出軸的最大轉圈數為5~120圈,主要用來控制高溫、高壓調節閥,適應于頻繁的起動和控制,適應于自控和遠程控制,調節速度可快可慢,在緊急狀態下能快速關閉或打開。 ③ 高分辨率步進電機執行機構 步進電機控制器采用微處理機控制,配以顯示單元,具有操作、運行方便、控制溫度高、穩定性好、功率消耗低等特點,既可用于常規的開環回路,接受上位計算機 控制,又可用于閉環,接受常規模擬量控制信號,能適應各種控制系統的要求。 ④ 帶微機的電動執行機構 用智能伺服放大器取代傳統的模擬放大器,具有自診斷、自處理、特性修正等功能,這種新型的終端控制元件是很有發展前途的,將在第2章詳細介紹。 目前,調節閥新的理論和計算公式已為大家所接受,但仍沒有統一,歷史留下來的各種公式仍被保留。用舊的公式雖然誤差大,但計算較為簡單;用新的公式雖然精確,但比較麻煩,因為計算系數多,要查閱的圖表多。 · 相關熱點資訊:
鄭重聲明:本篇閥門驅動裝置資訊文章為網絡搜集轉載,并不代表江蘇益強自控科技有限公司觀點,本站也無法對其真實性進行考證、負責。
|
|